相見歡 。 與茶有約 | • 課程導入與學員自我介紹,分享個人對茶的期待。 • 習茶緣起與課程目標概述。 |
如何享受一杯好茶 | • 五感六覺品茗體驗:用眼觀色、用鼻聞香、用舌品味。 • 理解茶湯的香氣、濃郁、滑順等特質,找到自己喜愛的風味。 |
台灣常見茶樹品種 | • 台灣主要茶樹品種介紹,包括青心烏龍、大葉種、金萱等。 • 各品種的適製性與代表性茶品解析。 |
歷代盛行泡茶方法及詩詞賞析 | • 探討從唐宋到現代的泡茶方法與茶文化演變。 • 宋代「七湯點茶」文化之美,結合詩詞賞析,體會茶與文學的連結。 |
如何泡一壺好茶? | • 實作與技藝提升,掌握泡茶三要素(茶葉、水質、溫度)。 • 實際操作沖泡技巧,泡出色、香、味俱全的茶湯。 |
行茶流儀解說演練 (小壺泡茶法) | • 學習小壺泡茶法的實作,體現文人茶道的儀式感與美學。 • 茶席布置與茶具選用技巧分享。 |
茶園參訪 | • 實地參觀茶園,了解茶樹生態與茶葉生產過程。 • 體驗採茶、製茶,感受從葉到杯的轉化。 |
台灣茶巡禮 | • 台灣各主要茶區的海拔與風味特色。 • 包括凍頂烏龍、高山茶、文山包種茶的深入了解。 |
品嘗大地的芬芳- 野放生態茶 | • 野放茶的獨特性:風味、產地環境與生態維護分享。 |
外聘講師-茶與樂的對話 | • 特邀駐點樂師「一見菁桐」,體驗茶與音樂的心靈共鳴。 • 以音樂提升品茗情境的趣味與層次感。 |
公共參與週:雙和健走 | • 鼓勵學員參與社區活動,結合茶與健康生活的理念。 |
戶外教學 | • 自然中體驗茶席文化,感受「曲水流觴」的詩意生活。 |
茶中香水.鳳凰單欉 | • 深入了解鳳凰單欉十大香型,學習品香辨味的技巧。 |
時光未央 蘊老茶 | • 老茶的歷史、特性與儲存技巧分享,探索陳年茶的風味。 |
探索黑茶的奧秘 | • 了解黑茶的製程、歷史及健康價值。 • 實際沖泡黑茶,體驗不同於其他茶類的滋味層次。 |
共賞茶席之美 | • 設計與佈置個人茶席,結合節氣變化與生活美學。 • 茶席展示與實作演練,融入自我風格。 |
成果發表茶會 | • 以茶結緣,展示學員的茶席設計與泡茶技藝。 • 分享學習心得,邀請家人朋友參與結業茶會。 |
公共論壇 / 講師共學 | 社大學員每學期至少選擇一場公共論壇參加,請事先於社大官網「近期活動與成果 > 公共論壇」進行網路報名。講師則於學期第18週進行共學交流活動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