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週 | 1 | 03月13日(四)室內1 相見歡-同學相互認識及課程說明 | 經由遊戲及課程簡介讓同學對課程有初步瞭解,再透過相互介紹,讓新舊同學認識。 |
第二週 | 2 | 03月20日(四)社務時間 03月22日(六)走讀1 雙城奇緣-漫遊瓦磘溝的南、北支流 | 南支流是瓦磘溝在中和水道,其源頭位於尖山下,在民享橋與北支流匯合,形成瓦磘溝主流,南支流在中和區內,因地勢較高,故流速比北支流快,又稱獅尾溝。因雙和建立污水處理管,導至瓦磘溝缺水,所以從新店溪引水至南支流,保持瓦磘溝基本水量。認識瓦磘溝,應先從南北支流開始。 |
第三週 | 3 | 03月27日(四)專題1永和傳奇一永和是水水城市 | 永和是座水城市,前有新店與台北市為界,南有瓦磘溝與中和為鄰,中有永豐圳為人工水道,開創永和發展;永和經濟因為有溪、有溝、有圳並形成三個河港,永和變了,變成農業城、變成商業城市、變成文教城市,永和成為全國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。 |
第四週 | 4 | 04月03日 清明連假 | |
第五週 | 5 | 休息乙次 | |
第六週 | 6 | 04月17日(四)社務時間 04月19日(六)專題2永和傳奇,永和傳奇一永和最早的居民秀朗社 | 永和的故事和水有著密切關係,新店溪是台北母親河,永豐圳是人工灌溉水道,瓦磘溝是永和內天然河道,也因這三條水道,造就永和成為世界人口密度最高城市,我們就順著這三條水道,分成18條走讀路線。 |
第七週 | 7 | 休息乙次 | |
第八週 | 8 | 05月01日(四)社務時間 05月03日(六)走讀3新店溪一福和橋至中正橋(呂慶炎) | 新店溪是台北的母親河,當然也是永和的母親河,永和在新店溪沿岸曾有三個河港,現有三座橋,河港與橋改變了永和。永和是沉積平原,曾經永和的淹水,均與新店溪有關,民國51年堤岸完成新店溪不再造成永和淹水,認識新店溪,也會幫助我們更認識永和。 |
第九週 | 9 | 休息乙次 | |
第十週 | 10 | 05月15日(四)社務時間 05月17日(六)走讀4探查消失的水圳-永豐圳溪州段 | 溪洲是古新店溪沈積的沙石而來,現在的樂華夜市,曾經是瓦磘溝支流的港口,商品由此送至店街,形成永和第一大街。舊廍,新廍,瑤廍三個蔗糖廠,說明永和在當年糖業佔有相當地位。許清太的香花與茶的結合,也為台外銷茶葉佔有一席。許清太洋樓,是當時最早的兩層洋樓,也呈現當年建築之美。保福宮是當年泉洲同安人移民永和時,將家鄉的保生大帝請入,形成永和的信仰中心。1908年溪洲因永豐圳的進入,逐漸成永和發展中心,認識永和應從溪洲開,而溪洲的發展又從永豐圳肇始。 |
第十一週 | 11 | 05/25(日)公共參與日 | 雙和健走 |
第十二週 | 12 | 端午連假 | |
第十三週 | 13 | 停課乙次 | |
第十四週 | 14 | 06月12日(四)社務時間 06月14日(六)走讀5探查消失的水圳-永豐圳潭墘段(陳東華) | 潭墘是次於秀朗,為永和第二個開發地區,瓦磘溝曾叫潭墘溝,永和最早的永和國小設於此,因是新舊地層交會處,形成中和八景之一的潭墘甘泉,民國38年第三次移民,大批公教人員來此定居,也造就永和第二大公有市場永安市場,又因移民因素,瓦磘溝右岸有六個里劃歸中和,當年計劃的四號公園歸屬中和,再加上中正路以東區域讓給秀朗,使得潭墘面積空間大為縮小,是以認識潭墘的變遷,應為重要課題。 |
第十五週 | 15 | 06月19日(四)專題3永和傳奇,認識永和導覽 | 永和的故事和水有著密切關係,新店溪是台北母親河,永豐圳是人工灌溉水道,瓦磘溝是永和內天然河道,也因這三條水道,造就永和成為世界人口密度最高城市,我們就順著這三條水道,分成18條走讀路線。 |
第十六週 | 16 | 06月26日 期末檢討、展望,課程討論 | 期未,我們期盼和同學們在一起檢討這學期課程的優缺點,進而調整下學期課程有何需要加強,與同學相互交流。 |
第十七週 | 17 | 06月30日(一)-07月05日(五) | 補課週 |
第十八週 | 18 | 公共論壇 / 講師共學 | 社大學員每學期至少選擇一場公共論壇參加,請事先於社大官網進行網路報名。講師則於學期第18週進行共學交流活動。 |